这一次动手的不是美国,60国联合无视中方的强烈抗议,拍板屏蔽DeepSeek,现在已经打不开了。 今年2月,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可谓是风波不断。 在法国巴黎,60个国家签署了《人工智能治理宣言》。 本以为这是一次旨在推动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盛会,可谁能想到,随后这些国家就开始提议将中国AI模型DeepSeek列入屏蔽名单。 紧接着,韩国就率先行动起来。 韩国首尔大学二话不说,直接把DeepSeek给屏蔽了。 韩国的多个政府部门,像行政安全部、外交部等,也先后发布通知,以所谓“担忧敏感信息泄露”为由,宣布屏蔽DeepSeek模型平台。 韩国的金融部门和机构也没闲着,韩国进出口银行、住宅金融公社等都陆续叫停了DeepSeek。 与此同时,丹麦多个大区直接对政治家使用DeepSeek说“不”。 他们给出的理由如出一辙,都是所谓的“安全隐患”。 这不禁让人想问,DeepSeek真的有这么大安全问题吗?还是说,这只是一个借口呢?面对这些国家的无理举动,中方自然不会坐视不管。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当场表态,强烈抗议这种行为。 他指出,某些国家动不动就把“国家安全”挂在嘴边,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,这种做法令人不能接受。 中方将坚定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。 然而,中方的抗议似乎并没有让这些国家停下脚步。 德国数据保护专员梅克·坎普要求苹果和谷歌公司,从其在德国的应用商店下架DeepSeek应用,理由同样是所谓的数据安全担忧。 但德方既未提供任何数据泄露的实际证据,也拿不出中国企业违规传输欧洲用户数据的实证,仅凭主观臆测就实施禁令,实在是缺乏说服力。 其实,DeepSeek作为新兴的中国人工智能力量,发展势头十分迅猛。 它以更低的成本和算力,实现了媲美甚至超越美国顶尖AI的性能。 这让一些传统科技强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,它们害怕自身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主导地位被动摇,所以才想出了这种“防御式”的限制策略,试图通过屏蔽DeepSeek,守住本国的研发成果与市场份额。 另外,随着人工智能对数据的依赖日益加深,数据已成为重要战略资源。 部分国家监管机构认为,DeepSeek在数据收集、存储、传输等环节,可能存在不符合当地严格数据保护法规之处,容易引发数据泄露等问题。 但事实上,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并依法保护数据隐私和安全,从来没有也不会要求企业或个人以违法形式采集或存储数据。 如今,DeepSeek在很多国家已经打不开了。 这对于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来说,是一次不小的打击。 但中国不会因此而退缩,面对围堵,中国已经构建起了完整的防御体系。 在技术层面,DeepSeek开源模型打破技术垄断;在产业层面,鸿蒙系统打造自主生态;在资源层面,中国牢牢掌控着稀土等关键战略资源。 相信未来,中国人工智能技术会突破重重阻碍,走向更广阔的天地。